探析大规模国土绿化(植树节的来历)

来历:纪念孙中山逝世?(节日时间:3月12日)。

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,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。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,植树周或植树月,总称国际植树节。

通过这种活动,激发人们爱林,造林的热情,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,促进国土绿化,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,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。

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,1979年2月23日,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,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,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,造福子孙后代。

扩展资料

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,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。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、植树周和植树月,共称为国际植树节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,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。

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、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,最初确定在每年清明节。1928年,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。

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,在邓小平提议下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。

1912年5月,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,下设山林司,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。

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《森林法》 。

1915年,凌道扬和韩安、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,“重山复岭,濯濯不毛”,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,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“中国植树节”。

1915年7月,在孙中山的倡议下,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,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。指定地点,选择树种,全国各级政府,机关,学校如期参加,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。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,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。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。

1925年3月12日,孙中山先生逝世。1928年,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,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。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把他逝世的那天,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。

1928北伐完成后,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: “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”,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《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》16条。

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,积极提倡造林,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,自3月9~15日一周间为“造林运动宣传周”,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。

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,寒气未消,还不适于栽树之故,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,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。并由该部公布《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》7条,以便全国照办。

参考资料:

植树节-百度百科

2006年到2020年,贵州的森林覆盖率增长了35%,是如何做到的?

近日贵州发布了一组数据让很多人都在感慨:曾经那份青山绿水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。在数据中显示贵州从2006年到2020年,14年的时间里森林覆盖率增长了35%,同时绿色经济占到了总GDP的42%,这份改变足以见得在与生态共存的方面,我们采取了多么有效的措施,掌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密码。

在改革开放之前,我们一直疏于对自然的管理,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没有考虑过生态发展的情况,一味地只追求经济方面的效益,因而我们也在很长得一段时间里吃够了因为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恶果。大量恶劣天气的频频出现,不单单是在局部地区,覆盖范围常常高达半个国家,洪水,干旱,荒漠化,冰雹等天气让很多人都胆战心惊,我们曾试图寻找办法来抵抗天灾,但在众多的天灾下,人类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,不堪一击。

痛定思痛之后,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与自然相处,恢复之前的自然,将青山绿水作为开发项目,还原生态的本质面貌,植树种草,保护湿地,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举措不断在各地推行,初期反响平平,但经过我们几十年来不断的坚持,我们感受到了生态变化带来的好处,空气朗润了起来,天气也逐渐的稳定,花鸟鱼虫等生物的增多给世界又添了几分生机,到这时候我们才明白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。

正如***所言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坐拥资源我们不仅要学会合理利用,更要学会保护他们,让我们能够可持续发展,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能够共同构建。

关键词:[db:tag]